BMC Medicine | 赖颖斯团队揭示幼儿园结构对手足口病传播动力学及非药物干预效果的影响
近期,黄播
赖颖斯教授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基于年龄分层的智能体模型,模拟涵盖幼儿园儿童、教师、工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人群,结合传播动力学和贝叶斯方法,系统模拟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内的暴发过程,并评估了三类非药物干预措施(个体隔离,班级及家庭隔离,幼儿园停课)及疫苗接种(目前仅有针对EV-A71毒株疫苗上市)对手足口病的防控效果。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BMC 医学》(BMC Medicine)上。

结果发现幼儿园班级规模越大,累积感染人数越多,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效果越差;但随着干预强度增强,不同班级规模间的效果差异逐渐缩小,且该规律在不同幼儿园规模中一致。在中等规模幼儿园中,停课措施可使大多数班级规模的累积发病率下降超过80%。对于EV-A71病毒感染,当中等规模幼儿园的班级规模不超过60人时,将疫苗覆盖率提高至50%可达到替代停课的防控效果。因此,在规划未来幼儿园班级结构时,应充分考虑班级规模对传染病防控的影响。同时,提高已上市疫苗(EV-A71)接种覆盖率,可成为针对EV-A71手足口病的替代停园可行策略。
该研究以黄播 为第一单位,邹清为第一作者,赖颖斯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单位包括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澳门大学等。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及黄播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资金资助。
论文链接://doi.org/10.1186/s12916-025-04207-7
撰稿:时新富
初审:赖颖斯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夏敏